第一編 先秦時期文學理論批評的萌芽和產(chǎn)生
第一節(jié) 中國古代文學批評史學科發(fā)展回顧、研究方法與展望 第二節(jié) 中國文學理論批評的基本特征 第三節(jié) 先秦文學批評總體特征、詩言志 第四節(jié) 孔子的文學批評思想和影響 第五節(jié) 孟子與荀子的文學批評思想 第六節(jié) 老子、莊子的文學觀和影響
第二編 漢魏六朝時期文學理論批評的發(fā)展與成熟
第一節(jié) 《詩大序》解說與儒家詩教的確立 第二節(jié) 司馬遷的“發(fā)憤著書”說與王充“真善美”文學觀 第三節(jié) 曹丕《典論·論文》;文筆之爭與永明聲律論 第四節(jié) 鐘嶸《詩品》的批評史意義;陸機《文賦》 第五節(jié) 劉勰《文心雕龍》
第三編 唐宋金元時期文學理論批評的深化和擴展
第一節(jié) 唐初對齊梁文風的評價;陳子昂、李白、杜甫詩學思想 第二節(jié) 皎然《詩式》;白居易與元稹的“諷諭”說 第三節(jié) 韓愈、柳宗元與古文理論的發(fā)展;蘇軾的文學思想理論 第四節(jié) 歐陽修的詩學與古文理論;黃庭堅與江西詩派的詩學 第五節(jié) 嚴羽《滄浪詩話》;宋代的詞論;金元文學批評
第四編 明清時期文學理論批評的繁榮和鼎盛
第一節(jié) 明代復古主義文學思想和前后七子的文學理論批評 第二節(jié) 明代新思潮的興起和李贄“童心說”; 公安派“性靈說” 第三節(jié) 李贄的《水滸》評點和明代小說理論批評 第四節(jié) 明代的戲曲理論批評與《太和正音譜》、《曲品》、《曲律》 第五節(jié) 金圣嘆《水滸》評點和清代其他小說理論批評 第六節(jié) 李漁《閑情偶寄》的曲學理論 第七節(jié) 王夫之的詩歌理論、葉燮《原詩》等 第八節(jié) 桐城派的古文理論;清代的詞論
第五編 近代中國文學批評的轉型與新變
第一節(jié) 龔自珍和魏源的文學思想 第二節(jié) 劉熙載的《藝概》 第三節(jié) 梁啟超與王國維文學批評的近代意義

《中國文學理論批評史教程》
張少康

《中國文學批評史》
郭紹虞

《中國文學批評史》
羅根澤